创建初衷
包括几个主要类型的内容:「吐槽」「随笔」「信仰」「捣鼓」「视频」。
- 吐槽:可能会写一些针对日常生活中某些事情的观点、奇奇怪怪的事情的倾诉、讨论、辩论。
- 随笔:文体类似于日记,重点记录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一些影响自己生活的事情,和内心对生活的感悟。
- 信仰:分享关于自己在基督教信仰中的观点,自己属灵生活的成长。从文体上区分,有可能是自己主观上的论述和描绘,表述自己的立场和心情,写起来较为随意。也有可能是客观上的论述,相对而言较为中立客观,有点像小论文。
- 捣鼓:可能会分享下自己自行折腾的某个东西、修的BUG、架构网路、整服务器、改改代码等奇奇怪怪的研究和探索。
- 视频:各种拍摄的奇奇怪怪的Vlog、游戏录屏等,会上传到各大平台。
嘿,不排除以后会增加其他类型的文章,万一哪天兴起了开始写小说呢?
从十多年前到现在,我在许多第三方平台都开通过博客,也自建过博客。但是我逐渐发现,我所写的东西,都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一个被我伪装后「光鲜的人格」。这也让我有很多真实的想法并没有通过博客表达出来。
正是因为如此,我创建了这个「小屋」。而这个网站,其本身是作为一个「日记」存在的,是写给自己看的。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写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在这里,我会将我内心真实的想法写出来,所以有的文章可能会存在「压抑」和「尖锐」的内容。但是对我来说,这里是温暖的,一个可以无拘无束的表现自己内心的地方,所以这是属于我的「小屋」。
或许一个记事本或备忘录软件就能解决我的需求,但是我希望能通过博客这种公开的方式,让我认识一些真心交流的朋友。而这种朋友在现实中是很难找到的,很多事情也难以对周边的人讲述,因此我寄希望于网络。
一些第三方的社交平台(SNS),虽然能实时发布自己的动态,甚至有的产品后期放开了字数限制,但总让人觉得并不适合承载我想写的内容。其中部分平台也充斥着大量的内容审核,或者一句话没说对可能就会引起网暴,因此更让人无法随心所欲的写一些内容。
而在这里,对我感兴趣的朋友,或许会静静地看我写的「长篇大论」与「流水账废话」。不感兴趣的,自然会忽略我写的内容。期间或许会有人对我写的内容产生共鸣,这就足够了。在这里给我留言,可能并不如SNS平台的评论那样的便捷。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知道,给我留言的朋友,都是真心想和我沟通的。
我会珍惜每一个在这里和我沟通的朋友。
关于域名
这个网站有多个不同的主域名(SLD
),但是我只用其中一个,剩余的都作为备用,暂不公开。
bxaw.name
」这个域名,其中「bxaw
」为「白熊阿丸」中文拼音首字母缩写,为的是足够短且方便记忆。而后缀名「.name
」为通用顶级域(gTLD
),初衷是为了给个人用户使用。所以「bxaw.name
」整体的意思为「我的名字叫白熊阿丸」。
可能会有人使用「.me
」和「.im
」这种更短的域名后缀,因为「me
」更加直接的表示了「自己」的含义,「.im
」则代表了「我是」。但是,「.me
」并非是通用顶级域(gTLD
),而是是「黑山」这个国家的国家顶级域(ccTLD
),而「.im
」则是英国海外属地马恩岛顶级域(ccTLD
)。个人认为,这种两个字母后缀组成的国家顶级域,最终归相应的国家所有,可能会因为该国政策的变化导致域名的持有存在不确定的风险。
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之前就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除此之外,还存在有一些国家曾经因为政策变化等原因,强制收回已注册的域名或者提高持有门槛等案例。
而专门用于博客的域名后缀「.blog
」,从含义上来看用途太窄,只能用作「博客」,续费的成本价也不美丽,且作为域名从字母形态上看起来不规整,所以也暂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
相比之下,「.name
」是通用顶级域(gTLD
),不属于任何国家,且其注册局为「VeriSign,Inc.
」。而「VeriSign,Inc.
」同时也拥有全球13组DNS根服务器中两组根(编号A
和J
)的管理权,也是通用顶级域「.com
」和「.net
」的注册局,相对而言比较靠谱。
关于子域名
除了主域名外,我还有几个子域名。
- 其中「
blog.bxaw.name
」是为了特别将自己的博客「白熊阿丸的小屋」独立出来所用。 - 而主域「
bxaw.name
」和子域「www.bxaw.name
」则用于个人主页的介绍。
其他的一些子域名则是专门用途所用,则不单独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