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Analytics
MENU

同性婚姻平权运动下对抚养孩子问题的思考

March 31, 2024 • Read: 294 • 吐槽

本来没打算写这个文章,但是由于我之前在《同性恋与基督教》一文的评论中,简单表述了我对于这个话题的观点,貌似引起了一些讨论。所以我便打算单独开一篇文章来论述下这个问题。

在之前的简单论述中,我用了一种非常模糊的语言来表述了我的观点:

支持同性婚姻不代表支持同性婚姻的家庭抚养孩子,我也不太认同同性婚姻的家庭能有能力抚养出健康的孩子。

关于这一点,基于我的严谨态度,我措辞并未使用绝对化的语言。所以我说的是我 “不太认同”,而不是 “不认同” 或者 “反对”。更准确的说,我并不支持现阶段,在社会环境仍然对同性恋存在偏见,相关心理学研究样本还不全面,教育方法还有待商榷,以及法律相对来说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推崇同性婚姻的家庭去抚养孩子。

“男性”与“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双方在孩子成长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孩子最早的榜样和引导者,而他们的行为与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

在普通家庭中,由男性所代表的“父亲”角色,与女性所代表的“女性”角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影响的确是存在不同的。这种作用并非单纯的是“父亲”“母亲”两种角色所造成的作用,还有“男性”“女性”的性别区别给孩子造成的作用。

作为孩子来说,“父亲”作为男性,是女孩接触到的第一个男性,“母亲”作为女性,是男孩接触到的第一个女性。这两者都能做到榜样的作用。如果家庭中缺少某种性别的存在,是否有可能对孩子日后面对这种性别的人群的交往存在障碍?

以此类推,两位女性组成的家庭中,如何教育男孩建立与其他男孩的关系?女孩又如何去面对其他男孩?在两位男性组成的家庭中,如何教育女孩建立与其他女孩的关系?男孩又如何去面对其他女孩?

这点在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中便存在。在单亲家庭中,孩子会缺乏与另一性别的互动与交流经验,日后面对该性别的人群上,自然而然存在认知上的障碍与不适感。

不可否认,这在未来是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弥补的,比如亲戚、朋友、学校与教育等,然而这种影响是否能完全消除,这是一个未知数。

“父亲” 角色和 “母亲” 角色在家庭中的作用

从客观上看,“父亲” 角色和 “母亲” 角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影响的确是存在不同的。而关于这一点,争议也是非常大的。健康的家庭环境是否一定需要明确的 “父亲” 和 “母亲” 的角色,这点也没有定论。

即使我们假设:“父亲” 角色和 “母亲” 角色在家庭中是必要的,那么同性家庭的双方是否能真的能替代这两种角色实现一摸一样的作用,这点也是值得商榷的。这牵扯到非常复杂的心理学和教育的问题。

当然,也有研究表明,父母的角色对孩子可能没有绝对的影响,更多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情感的投入和家庭环境的质量,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家庭都需要明确的父母角色,而是需要一个健康、支持和关爱的家庭环境。

是否所有的同志家庭都能符合这个要求呢?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因为这在普通家庭中也是一个问题,与本文主旨无关,这里先略过。

外界歧视和偏见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在不同的文化冲突下,同性家庭中的孩子,即使解决了家庭中的这些内部问题,外界环境是否会存在不一样的看法,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很重要的因素。即使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和地区,依然存在非公开的、内心中存在歧视的人群,也无法避免这些人群对同性家庭的孩子造成的影响。

这些存在歧视的人群,他们也可能在家庭中给自己的孩子灌输相关的思想,进而导致同性家庭的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遭受到不为人知的校园霸凌、孤立、言语冲突等伤害。

目前去反驳外界因素影响时,经常会有论调认为 “只要家庭给予的支持和爱足够强大,孩子就能建立足够的自信面对外界的歧视” 这种非常乐观的观点,过于理想化。孩子内心是很敏感的,特别是年幼时期。我们不能奢求所有的同性家庭,都能给予孩子如此多的爱和自信去面对这些。即使家里给足够的爱和支持,也不一定能抹除这种外界的心理伤害。最终可能结果是造成了孩子认知上的分裂,这种认知分裂也是很难去解决的。

同性家庭抚养孩子是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

部分同性家庭的孩子,是从社会福利院领养来的。在被领养之前,也可能经历了之前家庭的创伤。不可否认,相比较而言,被同性家庭领养,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于在福利院长大。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关于同性家庭抚养孩子这件事上,之所以我与支持同性恋存在鲜明的对比,是因为同性关系是 “你情我愿”,成年人责任自负,不会有人因此受到实质伤害。然而在抚养孩子的这件事上,孩子是 “被动” 的,孩子与同性家长双方比起来,是弱势群体。如果抚养不当,孩子身心会造成伤害。

所以我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要非常谨慎。而不是为了平权,视更加弱势的群体 “孩子” 的利益于不顾或忽视。这件事上,即使询问孩子的意见也无本质上的改善,因为孩子身心发展不成熟,不能用 “成年人责任自负” 的原则套用在孩子上,孩子更多的是不懂这些,或许只要谁对他/她好,就跟着谁。

下面是一位被领养的同志家庭的孩子的发言:

Benoît Talleu: "I am 17 years old. I am from Vietnam, but they (my gay parents) adopted me as a baby. My parents adopted seven children, and I am the oldest. I am in this fight against gay adoption, because I have seen how this discussion has unfolded. People talk about this as if the primary concern were not us — the adopted children, ourselves.

If you ask what adoptees want, they will give you only one answer: ONE MOTHER, ONE FATHER. The words ‘mummy and daddy’ are the first words that an adoptee learns. Adoptions allow an orphan who has no parents to place a face on these words.

Benoit Talleu是一位17岁的孤儿,他的讲话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孤儿的身份,他深刻地指出了领养儿童的愿望:“如果你问一个等待被领养的孩子想要什么,他们只会给你一个答案:一个妈妈、一个爸爸。‘妈咪’和‘爹地’是一个被领养的孩子最先学会说的词语。孤儿没有父母,他能够被领养就是为了终于给这两个词找到真实的面孔。”

此外,他也指出了同性领养问题的核心所在:在同性恋者想要孩子的权利和孩子需要父母的权利之间存在冲突,“这涉及到‘需要’和‘想要’之间的区别。孤儿‘需要’爸爸和妈妈。同性恋者‘想要’孩子。在‘需要’和‘想要’之间,我留给你来选择。”

在此之外,同志家庭并不一定要从社会福利院领养孩子。现实是,我身边也有朋友,正打算未来并非是采取领养孤儿的方式,而是想要去国外通过代孕的方式生出自己的亲生孩子,然后与另一半同性一起抚养。这种形式的抚养,又如何去评价?

“无有力证据证明存在影响”不等于“不会存在影响”

负面影响对心理的作用经常是很难被发现的,是隐藏很深的。而想要通过 “无有力证据证明存在影响” 这点来证明 “不会存在影响”,是存在巨大问题的。

即使目前已经有相关的家庭成功抚养了孩子,但是因为缺少足够的实验观察,还无法直接肯定 “不会有任何影响”。目前主流观点也只能说是同性家庭的孩子与其他家庭的孩子 “未观测到显著差别”,但这个结论与 “完全没有影响” 这点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特别是某些群体和机构甚至说 “同性家庭的孩子更健康” 的这种言论,让我开始怀疑他们这么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吗?

上述我的担心,显然与某些主流机构的 “言之凿凿” 有很大的矛盾。然而我的担心并不是一种臆想。而我自己身为同志,也非常清楚能预见到这种风险的存在。而 “同性家庭的孩子更健康” 的这种言论,我发现不少也是「辅助生殖医疗」机构等出于自己商业目的等推出的言论。这里我就不去点名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冲突与矛盾。

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与平权意义上的“正确”

根据「香港性文化学会」在2014年就在《拆解同性撫養的迷思》一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文章论述:

自1973年同性恋不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II)中被视为精神病后,探讨同性伴侣抚养孩子(Gay Parenting)的研究文献颇为丰富,而且得出的结果亦相当一致:同性家庭抚养的孩子的成长发展状况,比较异性双亲抚养的孩子并无明显分别。近年个别研究更显示,同性家庭的孩子甚至比传统家庭的孩子更优胜。然而,亦有学者指出,几乎所有支持同性家庭抚养的研究都不是使用具代表性的样本;而且,当中绝大部分的样本均来自女同性恋者家庭。换言之,虽然支持同性家庭抚养的文献看似汗牛充栋,但我们对男同性恋家庭的孩子发展所知甚少;也因此,根据这些片面的证据,能否支持「同性家庭的孩子与异性双亲家庭的孩子『没有分别』」这结论顿成疑问。最近两年,更有学者利用具代表性的样本做研究,发现不利于同性家庭抚养孩子的数据,进一步质疑「没有分别」的迷思,并呼吁需要进行更多使用具代表性样本的相关研究。

在文中也列出了不少同志家庭的孩子受到了伤害的例子:

比如男同志家庭的孩子,因父亲常常带男伴回来做各种不可名状的事情,其混乱的私生活对其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导致长大成人的她,对此充满了严重的心里阴影,并成为了一位坚定的反同人士:

史提芬诺华诗小姐(Dawn C. Stefanowicz)的父亲是同性恋者,母亲长期患病,身体衰弱,所以她一直在同性恋父亲的抚养下成长。2006年,在麻省波士顿的婚姻修订案司法委员会公听会上,史提芬诺华诗说出在同性恋家庭长大的经历;2007年,她出版了个人传记Out From Under,娓娓道来这一段难堪的回忆。

经过四十多年的沉默,史提芬诺华诗终于说出自己的经历:「在同性恋家庭长大的儿童还有选择的馀地吗?他们就算不愿意也被逼要忍受父亲或母亲的性选择和生活方式……四十多年来,我被逼沉默,也一直惧怕告诉别人我所经历的一切,直至我的父亲都过身以后我才敢站出来说话。顺带一提︰包括我在内,我共认识十四位由同性恋父亲或母亲养大的儿童,我们的成长都给我们长远的负面影响。我从我跟父亲(和他的伴侣)一起的头三十年中领会了不少生命的道理︰唯独一男一女的婚姻是最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孩子需要明白性别有男有女,在性方面也需要看见清晰的道德界线。」

女同志家庭的男孩子,因没有男性榜样学习,对自我性别认同产生了严重影响,成长后不太懂得和男性及女性建立深交,缺乏自信等:

罗比斯(Robert Lopez)是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英语助理教授,他的母亲是一位女同性恋者。在1973年至1990年之间,罗比斯教授的母亲和女同性伴侣共同抚养他。直至1990年,罗比斯的母亲离世,那年他十九岁。罗比斯是在同性抚养下成长的人士。

罗比斯承认在同性抚养下成长,面对很大困难。罗比斯周围的邻舍,不知道他们的家庭状况,一直认为他是个受到精心培育,表现出众及成绩优异的孩子。然而,罗比斯知道,他内里充满混乱。当他的家庭生活是如此截然不同,成长过程便十分怪异。罗比斯说道:「我成长的家庭是如此不寻常,我注定被社会遗弃。」

罗比斯指出,和他同龄的孩子,在父母身上学习所有社交礼仪和肢体语言的规矩,懂得怎样得体应对,明白社会上男女相处之道。他的朋友当中,即使有些家庭遭遇离婚,但他们仍然看到男性和女性的榜样,学习怎样做一个男士或女士,以致适应这个世界的生活。

可是,罗比斯家庭的特殊状况,影响他建立健康的性别身份。罗比斯说:「我没有男性榜样可以学习,我的母亲和她的女性伴侣都不像一般的父母。结果,我不大懂得和男性及女性建立深交,因为我缺乏自信,对别人也不敏感。我甚少亲密朋友,容易疏远他人。在传统家庭中长大的同性恋者,或许挣扎于他们的性倾向……但在家里,他们学到怎样谈吐待人处事。很多同性恋者在传统家庭中成长,但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直至现在,罗比斯仍然甚少朋友,昧于两性关係,好像不懂怎样和别人相处。

在性倾向方面,罗比斯多年以来一直不知怎样吸引异性;在母亲抚养下,罗比斯娘娘腔、奇装异服、口齿不清并怪里怪气。可想而知,直至中学毕业,也没能结识女朋友。入读大学后,罗比斯走进每一间同性恋酒店,LGBT阵营很快接触他,肯定他一定百分百是个同性恋者。1990年,母亲逝世,罗比斯大受打击,大学中途辍学,沉沦于同性恋的地下世界,经历了很多可怕事情。

然而,这些现实的案例并没有被某些主流权威机构所关注,选择性被忽略,而是采用了不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来支撑自己的结论。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平权运动下的「思想正确」,可因此的代价是那些孩子们。

我们无法用“成功案例”作为样本去代表所有的家庭,这种被代表是非常可怕的,而“失败案例”常常被忽略。

与同志相比孩子是更加弱势的群体

对我来说,孩子在这种不确定因素下,不能成为一个试验品或者牺牲品,这也是我出发点所在。如果无视这些可能性,去一味的赞同同性家庭抚养孩子,这是纯粹的为了平权,而对孩子的不负责。

平权运动本身及同性关系合法化等,在很多国家也才刚刚起步。然而各种 “权威” 机构急迫的证明同性家庭关系对抚养的孩子完全没有影响的这种结论,是否过于刻意,跨度是否过大,这也是我很存疑的地方。心理健康问题本身就很复杂,有很多心理问题本身就处于仍需研究的状态,而这些机构在这件事上却出奇的肯定,非常离奇。

不可否认,的确有很多优秀的同志家庭,有资格抚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但是这不能作为完全肯定并大力推广的依据。这个事情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一味否定同性家庭抚养孩子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而是尽可能多的去探索这些负面影响的存在,并着手去想办法、去支持、想政策去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让社会更多的接受和包容,让孩子能在这种同性家庭环境下成长中,面对家庭内部、家庭外部的影响更小。一味的去否定影响孩子的可能性,并不利于解决问题,是对孩子的不负责。

Archives QR Code Tip
QR Code for this page
Tipping QR Code
Leave a Comment

已有 1 条评论
  1. 从成人性别对孩子的影响上看,我也不赞成抚养孩子。因为这种相同性别的两个成人抚养的孩子,能获得的成长的性格上的好影响,还不如单亲家庭抚养出的孩子性格更好。